红耳鹎

Pycnonotus jocosus   Linnaeus
   

  22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 (P. j. monticola,采自云南)
成鸟:额头顶黑色,前头耸立尖形冠羽;后颈至上体棕褐色,羽缘或浅淡,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;翅暗褐,飞羽狭缘以淡土褐色;翼上覆羽与上体同色;尾羽暗褐至黑褐色,除中央1—2对外,余尾羽内翈先端具近三角形纯白斑,此斑向外侧尾羽相形渐大,且延及外翈先端;眼先和颊前部黑色;眼下后方具一小形赤红色羽簇;颊下及耳羽同为白色,下缘以黑色细纹,此纹前达于下嘴基部,后连于耳羽后侧;颏、喉纯白;下体近白,体侧渲染以淡烟棕色,有的标本下体多少亦沾此色;自下颈经胸侧有一宽形褐黑至黑色的横带,向胸前延伸而渐形狭细,中断于胸部中央(有的标本具完整胸带,谅因制作过程中缝合而致);覆腿羽淡烟棕;尾下覆羽火红色;翼缘粉白;翼下覆羽淡烟棕白。
幼鸟(1972年6月10日获自云南江城):额、头顶黑褐;前头冠羽长达于后枕;上体浅棕褐;尾上覆羽转淡棕色;翅暗褐,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外缘以淡棕色;尾羽暗褐,外侧第三对尾羽内翈先端沾棕白,其外一对棕斑形大,呈棕白色;最外一对两翈先端均白,且形宽阔;眼下方近黑,颊下及耳羽纯白,下方具黑色细纹,与白色喉部相隔;胸部羽色暗褐;余下体具淡棕色绒羽;下腹中央白色;尾下覆羽粉红;翼缘和翼下覆羽白色。
虹膜棕色、棕红或深棕色;嘴、脚均黑。幼鸟嘴深角色,脚角色。亚成体上嘴转褐黑色、下嘴角色,脚褐色。
量衡度:(注:见图1)
性别
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♂(31) 30.7 194.1 14.0 85.8 90.4 21.0
(26—38) (175—206) (12—15) (80—92) (83—95.5) (19.5—22)
♀♀(35) 29.7 187.8 13.6 82.2 85.9 20.6
(23—36) (165—211) (12.5—15) (78.5—89) (81—94.5) (19—22)


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体形中等;头顶黑色,具耸立羽冠;眼下后方具亦红色羽簇,名为红耳鹎,实耳羽与颊下方同为纯白,外围以黑色,殊为明显;上体褐色;尾暗褐,外侧尾羽有白端斑;整个下体白色,体侧稍深,胸侧有近黑的横带。

大小

量衡度:
性别
体重 全长 嘴峰 翅 尾 跗蹠
♂♂(31) 30.7 194.1 14.0 85.8 90.4 21.0
(26—38) (175—206) (12—15) (80—92) (83—95.5) (19.5—22)
♀♀(35) 29.7 187.8 13.6 82.2 85.9 20.6
(23—36) (165—211) (12.5—15) (78.5—89) (81—94.5) (19—22)


生物学

生态 栖息于海拔约1,500米以下的雨林、季雨林,也多见于坝区村寨附近的林缘和庭园,或江边丛林和灌木丛,如野蔷薇、石楠(Photinia sp.)、棠李(Pyrus pushia)、飞机草等,未见于森林深部。常一、二十只或二、三十只成群,有时与红臀鹎、黄臀鹎混群觅食于乔木或果树冠部和中层。据郑作新等(1963), 1958年12月在广西靖西的一个山村曾见近200只红耳鹎群集在一裸枫树(Lidambar formosana)上,及至见人行近,飞离至山腰灌丛鸣叫不已。性活泼善鸣,于晨曦即成群鸣叫觅食于叶丛花果间,忙碌终日。1957年2月17—19日在云南思茅进行了三天的观察。据记录,该鸟在日出之前约6点钟即开始活动,6点20分开始鸣叫;傍晚约18点56分才栖息于树上,日落后3分钟左右停止鸣叫,每日活动时间约超过11小时。鸣声宏亮激昂,略具韵律,急遽重复不已;有时鸣声轻缓而平稳,似“mow-joi——see, chik——ji——sik——chai, chik——ji——sik——chai”。
杂食性,在野外常见它们啄食棠李、石楠、榕果、蓝靛(Indigofera tinctoria),摄食花果树上的昆虫,并见它们停息在电话线上,椋捕飞虫。据剖验1月(7个)、2月(4个)、4月(11个)、5月(3个)、6月(11个)、7月(3个)、8月(3个)和9月(5个)共47只采自云南的鸟胃,内含物以植物性物质为主,计有榕果(9次)、果实(8次)、浆果(7次)、种子(4次)、草籽(3次)、核果和无花果(各2次)、锁莓、核果、花和种子(各1次)。动物性物质有甲虫(5次)、妈蚁(2次)、蝗虫、金龟甲、蠹虫、白蚁、蝇、蝉(各1次),其它昆虫(8次)。6月17日在云南江城获得1只幼鸟,胃内有昆虫。
繁殖于3—8月间。3—4月观察得它们格外活跃,在群体中相互间常以优美的舞姿展翅在花叶丛间作短距离飞舞,相互嬉耍,此为发情期间特有的表现。1956年3月中旬和4月初在西双版纳采得的雄鸟,生殖腺已很发育;5月上旬采得的雌鸟具有明显的孵斑。1961年4月下旬在云南河口获得的雄鸟睾丸膨大。1956年5月5日在云南金平勐喇的一棵芒果(Mangifera indica)树上,发现一个红耳鹎巢,内有2枚卵。1957年4月8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小勐养(海拔780米)公路边的卫茅灌丛中,观察得一巢,营于距地85厘米的树枝上,未见卵;巢径6.5×6.5厘米,巢高7厘米,巢深5厘米。同年4月25日在普文发现一只树鼩(Tupia sp.)在公路旁一片草地中央的灌木丛盗食红耳鹎巢内1枚卵,尚余2枚卵;该巢椭圆形,内深杯状;外以枯枝和树叶制成,内敷以柔软细草;巢径8×7厘米,巢高11厘米,巢深6厘米。复于5月15日在云南元江(海拔约400米)观察得亲鸟正孵雏,不畏人;巢营于香蕉林中一叶柄处,离地1米多,巢坐落在一团棉花上,巢外层以粗草及棉花制成,内垫以细草、草根和马尾;巢径7×5厘米;巢高15厘米,巢深4厘米。巢内有雏鸟4只,两翅具刚出鞘的正羽。1958年8月30日在广西龙津先后获得2只刚离巢的幼鸟。卵每产3—4枚,圆形,淡粉红色,满布暗紫红斑纹,钝端浓著,近端部形成一道暗紫红色环带。3枚卵径平均为22.7(22—23)×15.8(15.5—16)毫米。
1972年6月10日于云南南部江城(海拔1,440米)采得1只雄性幼鸟,体重29克,全长175毫米,翅80毫米,尾75.5毫米,跗蹠21毫米;嘴角尚软,通体有换羽迹象,下体羽若绒,飞羽已换,尾羽羽根被鞘。同月17日又获得1只幼鸟(О),体重仅15克,全长96毫米,嘴峰7毫米,翅63.5毫米,尾20毫米;跗蹠19毫米;体被绒状羽,新飞羽已长出,羽根均被鞘,新尾羽刚出鞘。
1972年6月17日采自云南江城的1只幼鸟,头、上体及下体被绒羽;额、头顶前部黑褐,无羽冠;上体浅棕褐;翼上覆羽同色;翅暗褐;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外缘以浅棕;尾羽刚出鞘,黑褐色;外侧尾羽先端淡棕;头侧裸露;颊后方散有白色羽芽;整个下体被以白色绒羽;翼缘近白。
1963年7月27日在贵州安龙获得雌性和雄性幼鸟各1只,已获成鸟体羽,但眼下后方均无红色羽簇;尾下覆羽粉红色,雌鸟近肛处有数枚火红色新羽。
1964年9月13日在景东灰窑(海拔1,250米)采得1只换羽的成鸟(О)通体有换羽痕迹;外侧2对尾羽未脱换,其余尾羽正脱换,中央一对新羽长出一半,余呈羽芽状;飞羽均已脱换,第五枚初级飞羽羽根被鞘,第六枚新羽已出鞘。同月24日在景东又获1只换羽的雌鸟,体羽有换羽痕迹;飞羽已换新羽,羽根均被鞘;新尾羽刚长出,最长1枚仅52毫米, 左侧2枚羽芽初露,其余刚出鞘,均掩于尾上、下覆羽间。

生境信息

生态 栖息于海拔约1,500米以下的雨林、季雨林,也多见于坝区村寨附近的林缘和庭园,或江边丛林和灌木丛,如野蔷薇、石楠(Photinia sp.)、棠李(Pyrus pushia)、飞机草等,未见于森林深部。常一、二十只或二、三十只成群,有时与红臀鹎、黄臀鹎混群觅食于乔木或果树冠部和中层。据郑作新等(1963), 1958年12月在广西靖西的一个山村曾见近200只红耳鹎群集在一裸枫树(Lidambar formosana)上,及至见人行近,飞离至山腰灌丛鸣叫不已。性活泼善鸣,于晨曦即成群鸣叫觅食于叶丛花果间,忙碌终日。1957年2月17—19日在云南思茅进行了三天的观察。据记录,该鸟在日出之前约6点钟即开始活动,6点20分开始鸣叫;傍晚约18点56分才栖息于树上,日落后3分钟左右停止鸣叫,每日活动时间约超过11小时。鸣声宏亮激昂,略具韵律,急遽重复不已;有时鸣声轻缓而平稳,似“mow-joi——see, chik——ji——sik——chai, chik——ji——sik——chai”。
杂食性,在野外常见它们啄食棠李、石楠、榕果、蓝靛(Indigofera tinctoria),摄食花果树上的昆虫,并见它们停息在电话线上,椋捕飞虫。据剖验1月(7个)、2月(4个)、4月(11个)、5月(3个)、6月(11个)、7月(3个)、8月(3个)和9月(5个)共47只采自云南的鸟胃,内含物以植物性物质为主,计有榕果(9次)、果实(8次)、浆果(7次)、种子(4次)、草籽(3次)、核果和无花果(各2次)、锁莓、核果、花和种子(各1次)。动物性物质有甲虫(5次)、妈蚁(2次)、蝗虫、金龟甲、蠹虫、白蚁、蝇、蝉(各1次),其它昆虫(8次)。6月17日在云南江城获得1只幼鸟,胃内有昆虫。

海拔范围

栖息于海拔约1,500米以下的雨林、季雨林,也多见于坝区村寨附近的林缘和庭园,或江边丛林和灌木丛,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西藏东南部,云南南半部,贵州南部,广西西南部至瑶山,广东(留鸟)。

经济意义

经济意义 红耳鸭为杂食性鸟类,所食昆虫中,多为害虫,对人类有一些益处。此鸟具高耸的羽冠,肛羽鲜丽,性喜鸣叫,可作笼鸟供赏。此鸟原产印度至马来半岛一带,后引进其他国家。

经济用途

经济意义 红耳鸭为杂食性鸟类,所食昆虫中,多为害虫,对人类有一些益处。此鸟具高耸的羽冠,肛羽鲜丽,性喜鸣叫,可作笼鸟供赏。此鸟原产印度至马来半岛一带,后引进其他国家。
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自云南西部向东直抵广东的一系列标本,呈现了西部标本上体较东部的少棕多褐,因而暗些;后者因多棕色而显鲜亮。就下体而言,前者体侧呈淡烟棕色,东部标本体侧棕色较多。西部 monticola 至东部 yocosus 的地理分化,是东西经向梯度的分化。种群中的个体有变异,性状稳定性小。
伊万诺夫(1959)对云南景东、金平、河口等地的标本,与锡金、阿萨姆的 monticola 进行了对比,描述了阿萨姆一带的标本比云南上述地区的暗,是以把景东、金平、河口的红耳鸭隶归指名亚种。我们现无阿萨姆一带的标本以资比较,但从云南西部至广东的红耳鹎呈经向的地理分化,阿萨姆一带的标本较云南的为深是可以推测的。对比云南西部、西南部、南部的66♂♂、46、18О О,中部景东10♂♂、8♀♀、2О О,东南部金平9♂♂、2♀♀、1О,河口5、2♀♀,西畴1♂以及广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巧15♂♂、8♀♀,广东7♂♂、5♀♀、4О О,发现云南西部、西南部、南部繁殖季节的羽色,上体较广西的为暗,少棕彩;下体污白,少烟色或烟棕色。冬羽与广东的相较,上体少棕色;下体污白染棕,不3象广东的标本普遍沾染烟棕色。有少数采自西双版纳的标本下体相当深,呈现烟黑色的渲染,甚或难以与广东 jocosus 区别。这种现象能见于同一地点同一月份的标本。1932年1月10日采自云南西部龙陵的1♂,下体尤显污烟棕,颇似污染所致。至于景东和金平的标本,与广西的 jocosus 相较,上体较暗,下体多污白而少棕色,与滇西和滇南的 monticola一致(收藏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采自景东的1只雌鸟,第640535号,下体棕色颇似 jocosus,上体则近于 monticola)。据此,景东和金平的红耳鹎定为 monticola 较宜。云南东南部西畴的1只雌鸟(8月),羽衣陈旧,上体接近于 jocosus,下体却近白,甚少棕色渲染,可认为 monticola,或为与 jocosus 之居间类型。
贵州西南部的标本,显示了 monticola 与 jocosus 的过渡特征。就所查看的兴义、安龙、册亨、望谟、罗甸(24♂♂、20♀♀、3О О)的47号标本而论,近于 jocosus,上体带棕色,略浅于云南西部和南部的 monticola;下体两侧渲染的烟棕色于有的标本很明显,范围也广,多数标本烟棕色浅淡,范围狭窄,下体中央几近白;个别的下体与 monticola 一致。望谟的1只雄鸟,下体几呈白色。
伊万诺夫(1959)曾指出云南西部景东、南部金平一带的尾羽白斑不如印度一带 mon-ticola 的发达,同时又指出这一特征并不稳定。现就云南西部至南部一带的 monticola 与广西一带的 jocosus 最外侧尾羽白斑相较,前者2416.6(14—20)毫米,11♀♀15.1(14—17)毫米,后者24♂♂16.4(14—19.5)毫米,14♀♀16.3(13.5—21)毫米,幅度重叠,据此,尾羽白斑难以作为区别特征。
Hachisuka(1939)就1只得自广东硇洲岛的标本定为 P. j. hainanensis。我们曾于1979年9月特赴硇洲岛考察,50余平方公里的7天考察中,始终未见1只如此普通的伴随人的鸟类,或可证实 Deignan(1948)认为的它只不过是一只出笼鸟。
亚种分化 计有8个亚种,中国有2个亚种。



引证信息

Lanius jocosus Linnaeus, 1758, Syst. Nat., ed. 10, 1:95(模式产地:中国。据 Osbeck; 限于广东广州, 据Deignan)。
Pycnonotus jocosus, 郑作新, 1976, 442; Ali et Ripley, 1971, 6; 75—80; Mayr et Greenway, 1960,9:231—233; Smythies, 1953, 92. Pycnonotus jocosus monticola,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, 1980,117—118。

检索表文本

背部浅棕褐;胁部较少烟棕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云南亚种 P. j. monticola
背部暗褐染棕;胁部多缀烟棕色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指名亚种 P. j. jocosus